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爱鸟护鸟 >东营电力部门合力营造电线之上鸟类的安全之家

东营电力部门合力营造电线之上鸟类的安全之家

发布时间:2019-01-17 点击数:2668

1月17日,国网东营供电公司召开“东营电力线路安全与鸟类保护座谈会”,来自国网东营供电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生产运行管理中心、胜利油田供电总公司、国网胜利(东营)供电公司、东营市森林公安局、东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东营市观鸟协会的领导、专家、鸟类保护志愿者就在维护好电力线路安全的前提下,如何保护好鸟类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广泛共识。

东营市地处鸟类迁徙路线上的中间环节,鸟类资源丰富,有鸟类383种,600多万只,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是“中国东方白鹳之乡”和“中国黑嘴鸥之乡”。鸟类是东营的宝贵财富,也是重要的生态资源。由于东营地区是退海新淤积地,土地盐碱,生态脆弱,植物的立地条件差,区内缺乏高大的树木,一些野生鸟类经常选择在高大的电线杆和输电塔架上筑巢繁殖,尤其是东方白鹳、鸮、隼等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惜鸟类,给电力安全带来隐患的同时,也给鸟类自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国网东营供电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供电总公司、国网胜利(东营)供电公司分别介绍了在电力线路维护中遇到的鸟类保护问题。据东营电网统计,因鸟类活动、鸟粪短接等因素导致电路跳闸占据各类责任跳闸原因的50%以上,是导致电路跳闸的主因,在2017年因鸟类在电网上的活动导致电路跳闸7次,2018年2次。

为了维护电路安全,电力部门开展了“以预防驱赶为主、以拆除空巢为辅”的处理措施,以便在确保电路安全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减少对鸟类的干扰伤害。在预防方面,电力部门采取人防、物防、机防等措施减少鸟类对电力设施的依赖;对已发现的在电力设施上筑巢、繁殖的鸟类暂不干预,对喜鹊、麻雀等鸟巢采取更换位置的方式保护。但在日常工作中依然存在人工巡视与鸟类活动的矛盾、线路安全与鸟类活动的矛盾及高危鸟巢与鸟类保护的矛盾,需要急待解决。

在座谈会上,电力部门表达了他们的担忧:保护鸟类是公民的义务,维护电力安全是电力部门的责任,如何处理好义务与责任的关系为他们带来困惑。在工作中,他们转变思路,把被动“清除”变为主动“驱赶”,利用防鸟刺、驱鸟器、超声波驱鸟器、占位器等措施减少鸟类在杆塔上搭建巢穴行为,减少了因鸟巢而造成的跳闸事故。“杆塔上不再有鸟巢并不是真正的胜利”,怎样才能让鸟类在杆塔上安稳的筑巢又不会导致线路跳闸,与其友好相处,这成了电网人接下来研究的课题。电力部门采取“电网生态化、小鸟住新家”的措策营造和平共处的氛围。一是导线绝缘化处理。根据线路运行特点,杆塔及导线型号,制作出各种“线路防鸟害护套”装在鸟类喜欢搭建巢穴的杆塔上,这样可有效防止路跳闸事故,同时保障鸟类筑巢安全。二是为鸟巢搭基础。 在不影响线路运行的前提下,电力部门在杆塔横担下方搭建人工鸟巢,吸引鸟类在安全之处筑巢,避免导电现象发生。三是制定“和平条约”。 根据各鸟类的习性,电力部门在加强电网维护的同时,尽量减少在鸟类产卵、孵化的季节鸟巢清理工作。在保证电网平稳运行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做到即便清除鸟巢也不损伤幼鸟和鸟蛋。

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及观鸟协会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现场调查,提出以东方白鹳为旗舰物种的保护意见。东方白鹳已知野生种群数量约为2500-3000只,目前已处于全球濒危状态,为中国一级保护鸟类,目前全球野生繁殖种群为700-750对,东营115对,是其最重要的繁殖地。由于东营缺乏高大树木,在东营繁殖的东方白鹳全部依赖于电路设施筑巢繁殖,保护责任艰巨。针对东方白鹳保护,提出三条建议:一是进行巢穴改造。采取巢穴与电线绝缘方式,避免导电,同时给东方白鹳繁殖创造安全环境。二是实施实时监控。在巢穴安装监控设备,远程监控,实时记录繁殖行为,方便管理、现实同步直播。三是人工筑巢招引。在东方白鹳密集分布区,新建设巢架,吸引东方白鹳到新的巢架筑巢,减少对原电线杆架的依赖。

电力安全与鸟类保护经历了被动拆除鸟巢、主动驱赶鸟类与和平共建家园三个历程。就如何共建和平家园,是与会各方的共识。在具体实施方面,与会各方针对筑巢导电威胁,使用绝缘材料隔绝巢穴;利用视频监控,实时监控鸟类筑巢情况;针对东方白鹳繁殖集密区,实施筑巢招引工作;建立志愿服务队,开展护鸟行动;开展社会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实施就地保护、建立社区保护小区等问题进行广泛探讨,并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共同促进工作落实。


微信二维码

0546-8099520